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悉熟悉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悉:熟悉、了解。虑:思考、顾虑。【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因为处身在事情之外,发表意见之前应该先行了解熟悉这件事情的好处与坏处两方面的情况;参加这件事情的人身居事情之中,做起事情来应该忘掉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两方面的考虑而把事情办好。四五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悉:熟悉、了解。
虑:思考、顾虑。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因为处身在事情之外,发表意见之前应该先行了解熟悉这件事情的好处与坏处两方面的情况;参加这件事情的人身居事情之中,做起事情来应该忘掉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两方面的考虑而把事情办好。
四五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标:标榜、宣扬、夸耀。节义:节操与义行。
榜:同标。道学:即宋代理学。自周敦颐、程颢、程颐至朱熹最后完成的以儒家为主、兼容佛道思想某些内容的一种思想体系。朱熹《朱文公集·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招尤:招致怨尤。尤,责怪、归咎。
浑然:朴实得近于糊涂的样子。
居身:即处身,在社会上生活。
【译文】 宣扬节操与义行的人一定会因节操与义行遭到人们的批评,标榜道学的人常常会因道学而招致责怪与怨言。因此君子不靠近名声不好的事情,也不建立良好的名声,只是朴实得近于糊涂的样子,这才是在社会上立身的珍宝。
四六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把柄:器物供握持的把,后以之用为可供要挟之证据,此言掌握之根据,与下文“主宰”近义。
主宰:主管、支配。亦指主管支配者。
延伸阅读:
- 调(tiáo)和谐师旷春秋时著名乐师名旷相传他精通审音辨律因[图]
-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有一个神长着人的面孔、[图]
- 屋庐子回答不上来第二天去邹国把任国人的话告诉孟子孟子说“回答[图]
- 所以持念百遍能生欢喜之梦前见汝苦恼不过故使汝梦中快活汝今日间[图]
- ◆就功成名亦有术乎?原文>>>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图]
- 孙秀者既恨石崇不与绿珠也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 后秀为中书令岳[图]
- 睽 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 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图]
- 上柱国即大司马楚国最高武官上执圭楚国的最高爵位圭上尖下长方的[图]
- 城破以后不久侯景派王伟入文德殿谒见武帝命人打开帘子引王伟进入[图]
- 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图]